无需下载,即扫即用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草坪技术>
草坪黑痣病

草坪黑痣病

转载 来源: 作者: 阅读:2977

草坪黑痣病,又叫黑斑病, 属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各地。可寄生在冰草属、剪股颖属、短柄草属、雀麦草、赖草属、拂子茅属、披碱草属、单蕊草属、羊茅属、大麦属、梯牧草属、猬草属、小麦属及黍属等大多数草坪草种上,一般危害不重。

草坪黑痣病

一、症状表现:病株叶片上下表面出现小的、黑色、环形至卵圆形的痣状病斑。病斑周围有褪绿的晕圈,但随着病斑的增大,这些晕圈通常会消失。发病严重的草坪呈现黄绿斑驳或亮黄色景象。当叶片衰老时,病斑周围组织往往仍会保持绿色,其保绿时间比健康组织还要长,呈绿岛状。黑斑稍隆起,有光泽,大小约1.5-11毫米×0.3-1.0毫米,为病原菌的假子座。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有约20种黑痣菌引致禾草发生黑痣病。较常见的是禾黑痣菌(phyllachora graminis(pers).fckl.),属子囊菌亚门。子囊壳埋生于黑色的假子座内,烧瓶状,直径120-190微米(160-250微米),瓶颈长148-216微米;子囊棒状,无色,大小79-105×6.6-10微米,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大小9-14微米×4.5-7微米,子囊间有侧丝,比子囊略长。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假子座中的子囊壳越冬。春季形成子囊孢子释放,侵染新生叶片,潮湿荫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一般可不用防治,严重时可试用一些杀菌剂。

1.科学施肥 根据配方,提供充分营养,以利快速生长,可促进草地康复。

草坪黑痣病

2.加强种子检疫,减少病原。

3.药物保护 对草坪及科研地可用以下药物保护:喷克菌、氯苯嗪、放线酮、克菌丹、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混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混剂、三唑酮。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