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又名“孔雀草”、“嗅菊花”、“万盏灯“、金盏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菊花的杂交种,种子进口于美国,植高60~80cm,花黄色,用于加工提取叶黄素,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剂、着色剂。较先引种的是黑龙江省青岗县,在宝清县种植也已达3 年之久。它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栽培万寿菊要经过播种、分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科学采收。
1 播种
万寿菊种子小,每667 平方米需要25 克种子就够了。
(1)播种床的准备:播种床一般宽1 米到1.5米,长度不限,667 平方米要2 平方米播种床。
(2)播种床土准备:播种床土就地取用,但是要经过筛子筛细,用钉齿耙将床土搂平。
(3)床土消毒:播种前每平方米播种床要用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各4~5 克,与筛过的细土混合配成药土均匀地撒在播种床面上。并用塑料薄膜盖严封闭2~5 天进行床土消毒,揭膜经通风后准备播种。也可在播种前,按每平方米苗床用“甲基立枯磷”60 毫克兑水30 千克,结合播种前浇底水,均匀地喷撒在床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4)种子处理:先用35℃~40℃的温水浸泡种子3~4 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70 倍“植旺”溶液中浸泡10~15 分钟后捞出,与10~15 倍干细沙拌均匀准备播种。
(5)播种:一般于4 月10 日至4 月15 日选择无风晴天进行播种。播种时先用温水将播种床浇透底水,再浇药水,等水渗透后将用细纱拌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播种床上,然后覆上0.7~1cm 厚经过筛后的细土(盖过种子即可),覆土要均匀,不要有厚、有薄、出苗不正齐。较后床面覆一层地膜后再盖上拱棚。拱棚薄膜周围要用土压严、压实、防风吹开。如果在日光温室、或大、中棚内播种,只盖上地膜就可以了。播种后,床内温度要保持在白天25~30℃,夜间是10~15℃,一般5~7 天苗可出齐。苗出齐后,床内温度不要超过30℃,超过30℃要在9 点以后打开播种床两头塑料布,适当放风,晚间要注意盖严保温,防冻。
2 分苗(移苗)
(1)分苗床的准备:分苗床在庭院中扣小拱棚,小拱棚宽1 米~1.5 米,长度不限,可根据庭院大小安排。667 平方米地需要6~7 平方米分苗床。
(2)分苗营养土的配制:分苗营养土配制得好坏,直接影响着秧苗的健壮程度、花的产量和质量。选用50%坡地边、沟边腐质土,(切忌在用过除草剂地块取土),加上40%经过一夏天充分腐熟的畜禽粪和农杂肥,再加10%河沙,混拌过筛后,再按每667平方米地用土量,拌入2~3 千克万寿菊专用肥。将营养土铺入分苗床中10cm 厚,耙平备用。
(3)分苗:当播种床苗第一片心叶展平后开始选择无风晴天分苗。分苗前一天,给母床浇透底水。分苗时要选择无病壮苗,按5cm 行距开沟,3cm 株距摆苗,覆土、浇“甲基立枯磷”60 毫升兑水30 千克浓度的药水,防苗期立枯病。整个分苗床分完后要立即用塑料布盖好保温。
(4)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经3~5 天幼苗开始生出新根缓苗,注意加强管理。放风管理:苗生长过程中,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超过30℃要放风。开始时先打开棚两头由小到大放风,晚间要盖好防冻。在定植前3~5天,只要无霜冻,对秧苗要进行放大风炼苗。浇水管理:分苗床浇水不要过勤、过多浇水容易形成徒长苗(水秧子),浇一次水要充分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在定植前3~5 天锻炼秧苗期间不宜浇水。除草、松土管理:秧苗生长期间,给合放风,选择无风晴天,打开塑料布,用竹纤子给小苗松土、除草、促进小苗健壮生长。特殊管理:当苗长出2~3 片心叶后,结合浇水用600~800 倍“花仙子”浇灌。如果发现秧苗徒长,出现“水秧子”可用5000 倍的矮壮素喷一次。为防病害,每10 天左右用150~200 倍的“植旺”溶液喷苗。
3 定植(栽苗)
定植,就是将经过40~50 天培育的健壮秧苗栽到田间的过程。
(1)定植前的准备:种植万寿菊要选择岗中洼、洼中岗,土质较肥的地块,前茬以大豆较好,玉米茬差些。万寿菊比较喜肥,一般采用破垄夹肥的施肥方法,每667 平方米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畜禽粪3~4 吨或20~30 千克二氨和15~20 千克硫酸钾肥。千万不要施尿素、硝铵和碳酸铵肥料。
(2)择心(打顶):定植前,当万寿菊苗长到20cm 高,5 片叶,第一朵花苞出现时进行打顶,促进侧枝生长。
(3)定植:定植一般在小满左右,当地无霜冻时进行。按70cm 的垄距,20cm 株距栽苗,每667 平方米保苗3000~3500 株左右,地力差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株数。定植时采用刨坑、栽苗、浇水一条龙作业方式,栽完后要即时培埯,确保定植质量。
(4)定植时间与产量关系(对于1 株而言)实践证明:第3 次摘,第4 次摘花是高产期,可摘3t/公顷1 次。
4 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3~5 天缓苗后,要即时查田补苗,确保全苗。
(2)中耕除草、培土:缓苗后,铲前趟一犁,进行松土,除草。以后再进行二铲二趟,较后一次趟地要高培土防倒伏。
(3)叶面追肥:现蕾初期每次采收花以后,都要喷一次160 倍“植旺”和600 倍“花仙子”混合液,能减少病害,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
万寿菊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只有得病前定期打药,才能不得病,一旦发病就很难治好。
(1)疫病防治:疫病在初发期植株上部嫩叶皱空、变小,出现不规水渍状或淡紫色病斑,晴天病叶变成黑色焦枯状,严重时茎部出现褐色条斑,烂蕾、烂花、严重减产。此病一般久旱初雨和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发病、蔓延。出现这样的天气要特别注意。防治办法:可以用“斑晴”800~1000 倍液,“植旺”160 倍液,每5~7 天轮流喷一次。连续喷3~4次。
(2)病毒病:该病发病时植株矮缩、叶片发生皱缩、植株顶部叶细小,黄化或皱缩花叶。严重时不开花或少开花。此病6~7 月遇冷雨天易发病,要十分注意。防治办法:要即时拔除病株,田外销毁,要注意不能用拔病株的手接触无病株,要用肥皂水洗手后,再接触无病株,否则容易传染。要及时用氯马乳油,1000 倍的百杀乳油防治飞虱、红蜘蛛等害虫,减少害传播。
(3)褐斑病:该病容易在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发病,开始时叶片上出现紫褐色不规则病斑,以后病斑中央褪色变白,有的穿孔。此病在万寿菊生长过程中随时都可发病。防治办法:要及时除病叶,带出田间销毁。发病初时,可用600 倍花仙子溶液、800~1000 倍斑晴溶液每7 天左右喷施一次,边续喷2~3 次。如果喷后6 小时内降雨,需要重喷。
6 科学采花
一般从7 月15 日开始进入采花期,直到下霜前采收结束。每天应在露水下去后采摘花瓣完全展开,花心还未完全开放,达到八九成熟产量比较高时的花。采收时的花朵要无水珠、无霉烂,花梗长度不超过1cm,采收后立即交花厂,不能装袋在阳光下曝晒,更不能在农民家过夜。
(1)要即时采收,采收时每上午9 点到下午3时无露水时进行为好。每7~10 天采收一次。整个生长期采收8~10 次。
(2)切忌过度采摘,否则影响产量。
(3)采摘时防止碰折花枝影响产量。
(4)采摘后要即时喷杀菌剂和叶面肥 ,防止从伤口传染病害。
(5)防止采下的花丢掉田间,残花腐烂后传染疾病。
(6)做到:五不采:即:雨天不采;雾天不采;有露水不采;不成熟不采;腐烂花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