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下载,即扫即用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工程资料>
山茶花嫁接栽培繁殖技术

山茶花嫁接栽培繁殖技术

转载 来源: 作者: 阅读:4984

山茶花嫁接栽培繁殖技术

山茶花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是一项用山茶花良种材料进行无性系繁殖的新技术。它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好、用工省、繁殖指数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等优点。该项技术的迅速推广, 加速了良种山茶花的推广应用。

1 . 种子处理与催芽

1. 1 . 种子采集与贮藏

嫁接山茶花用的砧木是用油茶种子催芽而成的。油茶的种子分霜降和寒露两种。普通油茶中的寒露种群一般在10月上旬左右成熟, 霜降种群一般在10 月24 日前后成熟。作育苗的种子必须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茶果成熟的特征是油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 变得光滑明亮; 树上少量茶果微裂, 容易剥开; 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这样的种子既能保证胚芽的良好发育, 同时也能贮存较多的养分供苗砧及嫁接初期生长用。采集的油茶果不能晒, 应摊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 裂开后剥出种子,用孔经约为2. 0 cm 的筛子过筛, 剔除小粒种子, 将选取的大粒种子( 千粒质量2~3 g) 在室内用干净的干河沙贮藏。

1. 2 . 催芽

到翌年3 月取出用湿沙催芽。湿沙先用托布津处理, 沙的湿度以用手能捏成团、松后散开为宜。一层沙、一层种, 每层沙的厚度在10 cm 左右, 4 ~ 5 d 洒水1次, 保持一定湿度。待胚芽伸长到3 cm左右时, 即可作芽苗砧进行嫁接。

2 . 圃地准备与作床

圃地宜设在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 h 值5. 5~ 6. 5 的黄壤、红壤地。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碱性土不宜作苗圃。在嫁接前1 个月开始整地, 用每667 ㎡ 生石灰50 kg 、甲胺磷0. 5 kg 撒于土表, 然后翻入土中, 进行土壤消毒。每667 ㎡ 施土杂肥( 或人畜粪) 20 担或复合肥100 kg 作底肥。苗床宽以1. 2 m 为宜。苗床作好后盖上一层4 cm 厚的黄心土, 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 防止雨水冲刷, 保持苗床干湿适宜。嫁接前搭好荫棚。棚高1. 8 m, 遮光度70%~ 80%。棚顶遮荫材料用遮阳网为好, 也可用杉树枝、稻草等。

3 .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3. 1 . 接穗的选择与采集

供采穗的母株应是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山茶花芽苗砧嫁接用的母树以中龄树为好, 一般选用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粗壮、腋芽明显、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木质化的春梢或半木质化的夏梢作接穗, 粗细一般0. 25 ~ 0. 32 cm。在湖南,采穗的较佳时间在5 月1 日至6 月10 日为佳。山茶花接穗随采随接。将采下的穗条剪去多余的叶片, 用湿布包裹, 再用浸过水的塑料袋等盛放, 避开日光直晒。如需远距离调运, 必须做到:

( 1) 要在早晚或其它阴凉的时间采穗;

( 2) 每15~ 20 条接穗, 在基部扎紧, 并用湿棉花包扎基部;

( 3) 基部朝下, 装入塑料袋或其它具备保湿条件的桶、框内;

( 4) 叶面经常淋水湿润并盖湿沙布保湿。运回后, 立即解去捆扎带。穗条严防长时间密封存放在塑料袋内, 或直接暴晒, 或过度挤压。

3. 2 . 接穗的贮藏接穗可以贮放于有大量散光的阴凉湿润处、插放于暗室、薯窖的湿沙中, 有条件, 也可以贮放在0 ~ 5 . 的冰箱内。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 星期。采用75 . 10- 6的2. 4 一d 或150 . 10- 6 萘乙酸或100.10- 6 吲哚丁酸处理接穗48 h, 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3. 3. 嫁接

山茶花嫁接栽培繁殖技术

3. 4. 1 . 嫁接时间. 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待砧种幼芽出土即将展叶, 接穗进入半木质化时嫁接。

3. 4. 2 . 起苗砧. 嫁接前, 小心起出砧苗。起苗时, 应尽量不损伤子叶柄。扒开侧方的沙子, 用手指捏住子叶柄下方的根部,轻轻拔出即可。起苗后, 用清水冲干净,并盖上湿布, 以保证嫁接前后, 其幼嫩的胚根茎不会过度失水。

3. 4. 3 . 削接穗. 从枝条基部开始, 依次向上, 削取饱满芽作接穗, 一穗一芽, 叶片可全留亦可剪去1/ 3, 接芽下端削成薄楔形, 长约1. 2 cm。方法是将接穗倒拿在左手姆指与中指之间, 一面紧贴食指尖上,在距芽的基部0. 2 cm 处开始斜削一刀,斜面成30., 削面长1. 2 cm; 再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斜削一刀, 使接穗成薄楔形。削面一定要平整光滑。较后在芽尖上方0. 3 cm 处斜切一刀, 切断接穗。每穗保留一个健壮的芽头。

3. 4. 4 . 削苗砧. 将砧苗去掉泥沙, 在子叶柄上部约2 cm 处切除顶端。离切口约1. 5 cm, 用刀片, 在砧苗胚茎正中, 顺茎生长方向拉切一刀, 使胚茎对半分开。切口长度依接穗面长边长短而定, 以略短于接穗面长度为好。

3. 4. 5 . 嵌接穗. 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对齐, 如砧穗粗细不一时, 对齐一面即可。

3. 4. 6 . 套铝箔. 把0. 12 mm 厚的牙膏皮, 在嫁接前先剪成宽约1 cm, 长约3~4 cm的小条, 用4~ 5 mm 粗的铁钉或其它园棍, 捍成一边带有二个平面相合的圆套。切好砧木后, 套上铝箔, 使铝箔套的上沿对齐砧木切口, 再插入接穗。接穗切面的厚边, 要放在铝箔圆套的中部, 并使其与砧苗切口的一边对齐。插入的深度以接穗切面稍露白为较好。

3. 4. 7 . 绑扎. 用手指甲或老虎钳, 在铝箔平面相合处拉捏扣紧后, 把二片铝箔平面向一方扭转到靠紧铝箔圈, 再离2 ~3 mm向反方向扭转、压紧即可。绑扎紧密与否同嫁接成活、嫁接苗生长关系极为密切。检查方法: 接好后, 用手指轻提接穗, 以不会脱落即可。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 从切砧到捆绑, 较好能一气呵成。

3. 4. 8 . 芽苗栽植. 苗嫁接后栽入苗床,栽植密度为6 万~ 8 万株/ 667 ㎡ 。先开10~ 15 cm 深的浅沟。苗子靠一边斜摆于沟中, 使砧木根系舒展, 然后复土, 深度以露出接口的牙膏套简为宜。栽后洒透定根水。为了保湿, 取长为1. 8 ~ 2 m 的竹蔑条若干, 弯成拱形插于苗床两边, 再盖上塑料薄膜, 薄膜四周用土封压严实。上面1. 8 m 用遮阳网遮荫。

4 . 嫁接后管理

( 1) 适时除萌去罩. 嫁接后约20 d,注意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 一直坚持到9 月。去萌后, 仍需继续保湿。嫁接后40 d 左右, 待多数接芽萌发后, 即可去罩。

( 2) 去花芽. 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 影响苗木生长, 应注意摘除花芽。

( 3) 调整温湿度. 嫁接后1 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易于造成苗木灼伤, 应增加覆盖减少透光度。若遇长期阴雨, 地下水位上升, 易造成根腐病, 此时应加大透光度, 可将薄膜两头揭开, 以利通风透气, 同时应抓紧清沟排水。待7 月中旬幼苗第2 次抽梢时,雨后的早晚或阴天揭去塑料薄膜罩。

( 4) 病害防治. 嫁接苗第1 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 即菌核性根腐病。发病症状: 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 开始病株组织出现褐色, 上面很快长出白色绵毛状物,并以网状向上部及土壤表面扩展, 形成白色绢丝状膜层。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 消除带菌土, 再用19% 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 消毒保苗。

( 5) 移苗上袋. 为了加快苗木出圃,可采用营养袋育苗。方法有二: 一是将刚嫁接好的苗木移栽到装有营养营养土的营养袋内, 进行培育管护而成。二是用在苗床内培育一段时间后的苗木移栽到营养袋内进行培育。方法是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将山茶花嫁接苗移栽到营养袋内, 浇透水, 再进行管护。

( 6) 翌年管护. 主要有除草、除杂、施肥、去顶和炭疽病的防治。可根据发病情况, 定期喷洒50% 多菌灵0. 1%液或1%波尔多液3~ 4 次, 即春季新梢生长后喷1次, 发病初期6 月1 次, 连喷2 次。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