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积极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宜居城市。据初步的想法,在2040年,生态用地上海的比重达到国土面积的5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人均公园15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中心城市的超过30平方公里新的公共绿地,自然湿地保留了32%,37%,湿地保护率。这是记者昨日从上海局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森林生态功能,我们让城市更美好”,上传信息的国际论坛。
据市绿化市容局,上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4.04%;占全市湿地38.18%的面积,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保护。目前,全市绿化面积已达48000公顷,超过1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37万多公顷的湿地,基本形成了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城郊绿化为辅的生态防护林的外设支持。 “环,楔,廊,园,林”的生态格局。
mga市容局局长陆月星在论坛上指出,上海从系统的,复杂的和功能性三个角度开始加速“在城市城在林中,林”建设。在“十三五”,上海将重点落实制度建设,“两两网,两园”。 “二”,即走廊,绿道。 “两网”,即立体的城市绿网,郊区农田林网。 “两园”,即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在基于基本服务的发展目前相对完整的城市公园体系,实现绿色500米半径实施扫盲计划,研究园区长达15分钟的步行计划,并加强了“口袋公园 - 社区公园 - 区域公园”城市公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