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下载,即扫即用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苗木问答>
不开花金银花好在哪里?

不开花金银花好在哪里?

转载 来源:苗木问答 作者:zwx 阅读:3826

想要了解不开花金银花好在哪里?,不妨读一读吧。

一、买金银花是买开花的好 还是不开的好


没开的金银花好。开花的金银花消耗了许多营养物质,药效没有未开的花蕾好。

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二、不开花金银花好在哪里?


现在号称不开花的“金银花”品种有很多,诸如重庆秀山“渝蕾一号”金银花、浙江丽水农科所的“金银花王”、湖南隆回的“湘蕾一号”金银花、“湘中一号”金银花、“湘中二号”金银花、“湘中三号”金银花,山东富万家的“懒汉金银花”、山东“鲁峰王”金银花以及湖南林业科学院号称是“国家级”水平的“金翠蕾”、“银翠蕾”金银花,都说是一种“不开花”的金银花,大家给鉴别一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金银花?还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银花?金银花从明清朝代以来的定义就是:金银花先开银白,后转金黄,一蒂两花,黄白兼备,如金似银,古人云:金银花。传统金银花道地产区山东、河南的花农因金银花是一蒂两花,所以又把“金银花”俗称为“双花”与“二花”。

【相关概念】

金银花

金银花 ,正名为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thunb.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湘中

《湘中》是唐代诗人韩愈第一次被贬之时所作的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头的迷惘惆怅,情景交融,寂寞悲凉。

山东

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鲁”,省会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2018年,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 夏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商朝建立之前,商的始祖契都于蕃,相土东都在泰山下。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1949年,长山列岛解放,山东省至此全部解放。 2018年9月30日前,山东262个景区均执行1.4米以下儿童免票的政策。 截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646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6267元。 截至2019年1月,山东辖16个地级,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4个(街道办事处660个、镇1094个〔回族镇4〕、乡70个)。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