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真薰衣草系lavandula 原生于地中海西岸及北岸,是世界上栽培较多的品系。其特征是:叶片全缘,细长形叶缘略反卷,密布一层细致的绒毛而呈灰白色。花穗圆筒状略呈流线型。小花轮生于花轴上。花萼呈筒状先端有细锯齿,小花伸出萼筒开花。其主要的种类有: 狭叶薰衣草(lavandulaangustfolia):在欧美地区称为英国薰衣草。狭叶薰衣草原产于南欧,开花期6-7月,其花色有蓝紫、淡粉和白色等。目前,我国引入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女士(lady)薰衣草、曼斯太德(munstead)薰衣草、玫瑰(rosea)薰衣草、特威克尔(twice)薰衣草等。狭叶薰衣草其栽培品种群是薰衣草家族中较耐寒的,一般可耐-25℃低温,适合于寒冷地区栽培,是我国生产精油的主要栽培品系。 宽叶薰衣草(l.latifolia):又称穗薰衣草,原产于法国和西班牙南部。叶部较狭叶薰衣草宽且大,开花期较晚,在北京地区7月开花。开花时花茎长度可达60厘米,含有二至三节,花穗长度约5-10厘米。 棉毛薰衣草(l.lanata):原产于西班牙南部海拔1800米的地方,植株大小及外形与狭叶薰衣草很像,但叶片较短,密布细长毛。
三、杂交薰衣草品系hybrids 在原生品系的基础上,有的薰衣草通过自然杂交或者科研人员根据他们的优缺点、生活习性,培育出较适合当地种植的薰衣草品种。
大薰衣草(l.internedia):又称杂薰衣草,是狭叶和宽叶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xl.latifolia)自然杂交种,其叶形比较接近狭叶薰衣草,植株高达90-100厘米,花茎会有两枝花序,花茎长达60厘米,花穗长约15-30厘米,直径有2厘米粗,这也是本品系成为大薰衣草的缘由。花色大多为蓝紫色,扦插繁殖。 甜薰衣草(l.heterophylla):是狭叶薰衣草和、齿叶薰衣草的杂交种,生性强健生长快,株高可达100厘米。在基部的叶片边缘还稍微有点锯齿状,越接近开花的叶片越趋于圆滑。甜薰衣草属于比较耐热定额品种,可以大面积种植,花期4-5月,看起来比较单薄,花为蓝紫色,叶片味道香甜,是食用的主要品种。
四、齿叶薰衣草品系(dentata)
原产于法国,该品系因其叶片边缘深裂成锯齿状而得名。齿叶薰衣草的花和法国薰衣草很像,只是每层轮生的小花彼此间较不紧密,较顶端没有小花,只有和花色一样的苞叶,也没有法国薰衣草那么明显,花色为紫红色。齿叶薰衣草株高约50厘米,不耐寒,比较耐热,全草味道芬芳,除供观赏,用于环境绿化,也适宜泡茶。主要种类有:齿叶薰衣草(l.dentate)和灰齿叶薰衣草(l.demaracandieans)及其品种。
五、羽叶薰衣草品系pterostoechas
原生地在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生性特别耐热。顾名思义,羽叶薰衣草是叶片深裂成羽毛状,并且在每个侧裂脉上又继续分裂成二回羽状复叶,整个叶片轮廓呈椭圆形,叶表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而略呈灰白色。植株高约50厘米,花茎很长,花穗约10厘米。小花上唇较大,花穗的基部很容易再长一对分枝花穗而呈三叉状,另一特点,轮生小花很明显由下而上一次开放。
在众多的羽叶薰衣草品系中,国内引种栽培较多的是羽叶薰衣草(l.pinnata)和蕨叶薰衣草(l.multifida),这两种薰衣草很相似,其主要的区别:羽叶薰衣草的植株较直立适合盆栽,叶片的绒毛较短,二回羽状叶不明显,蕨叶薰衣草植株斜向上偏生,适合庭院美化栽培,叶片绒毛很长,二回羽状叶很明显。
(记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