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15毫米,黄褐色,前翅鲜黄色,翅面上有2条浅褐色波浪细纹,后翅灰白或灰,波浪纹不很明显。幼虫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头红褐色,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褐色细线。蛹纺锤形,红褐色或黄褐色。
病原及发病现状:北京1年2代,以幼虫在茎杆内越冬。次年5月下旬幼虫化蛹,5月底羽化为成虫,在花芽及叶基部产卵,幼虫危害期分别为6-7月中旬,8月中旬至10月份,尤其以8-9月份危害较来生,此时恰好是大丽的花期,因而影响花期开花和节日摆花。幼虫有转移危害习性,被害植物茎杆蛀空,枯黄而死,唁孔外粘有黑色虫粪。10月底幼虫在茎杆内过冬。
防治办法:
(1)虫害较轻时不必喷药,可剪除虫株,消灭幼虫,防止蔓延。
(2)幼虫初发生期喷2.5%功夫菊酯74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已蛀入茎杆内的幼虫,可注射80%的ddvp500倍液,并用泥土封孔。
(4)大丽花种植地勿与玉米、高粱地块接近,冬季及时处理大丽花茎秆和菊花茎秆,以减少越冬虫源。
大丽花螟蛾
转载
来源:
作者:
阅读:4037
阅读推荐
农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农苗网www.nongmiao.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农苗网www.nongmiao.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搜索